最近,极氪汽车因"0公里二手车"事件陷入舆论漩涡。事件缘起部分媒体报道称,极氪通过直营店铺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汽车当作新车销售,引发买家对"二手车当新车卖"的质疑。
7月20日,极氪发布官方声明,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澄清,同时也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市场角逐重压下的深层矛盾。
事件核心:展车与二手车的法律边界之争
依据极氪声明,涉事汽车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,虽已投保交强险,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或办理注册登记,法律属性仍为全新产品车。展车因库龄较长,会依据展示历史进行打折销售,买家仍享有新车首任用户权益。
这一讲解与《二手车流通管理方法》的概念高度吻合——二手车需完成注册登记并转移所有权,而上牌是界定二手车的重点首要条件。行业人士指出,展车投保交强险是行业常规操作,旨在保障展示期间的安全,与汽车法律属性无关。但买家争议的焦点在于,部分销售环节存在信息告知不充分的问题。
行业透视:价格战下的存活法则与监管挑战
"0公里二手车"现象并不是极氪独有,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的缩影。据业内专家估计,此类汽车已占二手车买卖量的5%-8%,其本质是车企通过"虚增销售量-美化财报-获得推广账户返点"的灰色循环应付市场重压。
值得关注的是,商务部已于5月底召集车企座谈,研究规范"零公里二手车"乱象;工信部拟推行"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"的政策,从源头遏制此类行为。行业协会也呼吁车企摒弃"数据崇拜",回归技术与服务角逐。